“房间户型方正通透,实用面积大,楼下还有大花园能陪娃耍——这新房,越看越盼着住进来!”近日,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小㘵-平山二期(第二批)标段二项目正式完工,实地探访的居民代表刘姨难掩笑意。由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投资建设、中建科工承建的这座“新家”,不仅是广州市首个钢结构装配式住宅,更是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,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应用场景和空间载体,推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。
“搭积木”建楼:12万个预制部件的“工业化魔法”
走进项目现场,看不到传统工地常见的漫天尘土与嘈杂声响,取而代之的是精准高效的“拼装作业”。作为广州装配式住宅的“首个样本”,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“GS-Building”体系,以钢框架-支撑结构为核心,将大楼拆解为钢框架、楼板、楼梯等6大类、12万个部件——这些“建筑零件”全在工厂标准化生产,运到现场后像搭积木般组装,装配率高达76%。
“相当于把汽车流水线搬到了建筑工地。”中建科工项目经理谭言介绍。借助墙板机器人、智能焊接机器人等智慧工具,部件拼接缝隙紧密贴合,不仅让施工质量更可控,还实现了显著的“绿色升级”:建设周期较传统方式缩短25%-30%,现场湿作业减少60%以上,粉尘与噪声污染大幅降低,践行低碳建造理念。
“好房子”暖心:安全舒适里的民生温度
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,项目团队用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四大维度,托稳了居民的安居期待。
安全是“硬底气”。建筑以高强度钢材为“骨架”,凭借钢的优良延展性,防风抗震性能显著提升,“即便遭遇强台风天气,高楼层居民也感觉不到晃动。”
舒适藏在“细节里”。室内采用可拆卸轻质隔墙,户型布局能灵活适配家庭需求;窄梁窄柱嵌入填充墙,让室内不露梁柱,直接多出1.5%的套内使用空间,让每一寸面积都用在实处。
绿色环保“有实招”。项目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,外墙采用的保温装饰一体板堪称“隔热外衣”:传统混凝土墙体传热系数为1.92W/(㎡·K),而新型板材仅为0.72W/(㎡·K),热量流动速度降低62.5%,夏天进房不用急着开空调,绿色节能效果立竿见影。
智慧生活“更便捷”。中式园林景观搭配滴灌系统,润物无声间节约水资源;智慧路灯自动调节亮度,智能充电桩、停车场让生活更便捷——绿色与科技在这里交融,勾勒出智慧社区的模样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李天研 通讯员:洪铭宇、梁国宁
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张宇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